“西岸藝島Art Tower”,由日本建筑專家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主持的SANAA建筑事務所操刀設計,與百米內的“西岸智塔AI Tower”遙相呼應。這一作品是妹島和世在中國的首個建筑作品,同時,也是她在全球范圍內設計的最大的建筑作品之一。西岸藝島延續了妹島和世一貫的“穿透性”建筑風格,靈動、清透、飄逸、自由,具有極高的辨識度。7棟建筑單體各自傾斜,組成一個和而不同的有機整體。玻璃外墻與穿孔網格機翼百葉增添了建筑的呼吸感。未來,這組黃浦江畔全新的聚合型藝術空間將聯動周邊的美術館大道、西岸智慧谷、西岸傳媒港等,讓科學攜手藝術在這里生根、綻放。上海音樂廳原名南京大戲院,建成于1930年,由我國第一批留洋建筑師范文照、趙深設計,是上海灘第一家放映外國電影的劇場,歐洲巴洛克式的建筑風格使其被稱為“上海的巴黎歌劇院”。它的“搬家”過程也是中國建筑平移史上的奇跡。2002年8月31日,在舉行過平移前的最后一場告別音樂會——《再見,我的珍愛》后,重達5650噸的上海音樂廳進入平移修繕的過程,據稱,此次平移距離共66.46米,于平移中抬升3.38米。9月6日,已封閉式修繕一年半的上海音樂廳終于宣布開放。這幢華美瑰麗的建筑仍沿襲著建成時的歐洲古典主義風格。休息大廳十六根合抱的赫色大理石圓柱經過彩繪工匠呂繼軍的修復,更顯雍容。炎炎夏日,從事建筑壁畫行業三十余年的他孤身而上,一筆一筆地繪出了圓柱上的仿大理石紋。大廳的海上藍雕花穹頂耀眼奪目,不僅在2004年平移期間得以完全保留,還被貼上了800多處金箔,輝煌盡現。此次修補,海上藍雕花穹頂也恢復了往日神采,曼妙璀璨,精美絕倫。觀眾廳的設計也是上海音樂廳的亮點之一。其色奢雅,層次分明,繁復卻不零亂,與整棟建筑完美相融。坐在這樣美輪美奐的建筑中享受音樂,焉能不震撼。備受矚目的徐家匯中心坐落于上海市中心“最后的黃金地段”,徐家匯商圈的核心地帶,是徐家匯二次開發的重點規劃項目。融合了辦公、五星級酒店、公寓式酒店、商業、文化娛樂五種功能形態的三棟超高層建筑將于此處拔地而起。同許多城市綜合體一樣,徐家匯中心采取了商業項目先期開發的模式。一期計劃開發大型高檔商場及一座130米高的辦公大樓。目前,擁有地上42層,連塔冠頂高度約220米的T1塔樓已正式完成結構封頂。預計370米的T2塔樓仍在修建中,未來有望成為未來“浦西第一高樓”。“徐家匯中心”項目于2014年開工,預計2023年底整體竣工,上海下一世紀的城市中心,又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?長江南岸,高達180米的長灘觀光塔高聳入云。它所在的區域前身是滬上知名的老港區——被稱為“寶山水上明珠”的上港十四區。
上月28日,這座“新時代的水上明珠”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。整個項目預計將于2021年底基本建成。巍峨醒目的長灘觀光塔恰似一枚“定海神針”,矗立在寶山濱江,塔身修長、簡中有繁,立面采用部分滑動玻璃幕墻結構,360°全面觀景輕松無壓力。塔內還安排了垂直綠化、高空攀巖、繩索矩陣、餐廳、婚禮殿堂以及觀光平臺等,是體驗現代生活方式的實景地。在這里登塔遠望,東可眺日出江海的壯闊豪景,南可瞰國際郵輪城的萬國風情,與東方明珠遙相呼應,別具一番情致。洛克菲勒藝術中心,由美國洛克菲勒藝術基金投資建設,是洛克菲勒扎根中國的第一個落地項目。藝術文化與國際交流是洛克菲勒藝術中心未來運營的核心,藝術博物館、中美藝術設計交流中心、洛克菲勒藝術劇場等元素將于此匯集。項目將于2021年開工建設。未來的洛克菲勒藝術中心將成為一個雙向交流的網絡和對話平臺,這樣一條全新的藝術生態產業鏈,你期待嗎?